市場訊息
輝達北士科總部如何解套?陳益盛:掌握法、利、速三字訣
工商日報 2025.10.09
宏大國際資產公司總經理陳益盛今(9)日表示,輝達總部進駐台北市北士科T17和T18陷入卡關,雖然中央和五都都積極提出備案土地,但輝達目前仍最鍾情T17和18,如何讓台北市府、新壽、輝達能達成三張笑臉,重點要先掌握市府、新壽、輝達分別最在意的是「法」、「利」、「速」三字訣,「三方各退一步!各自打開讓步空間!才能期待促成美事一樁。」
新壽T17、T18補償金多少合理?李四川:北市提5至8億
Newtalk新聞 2025.10.13
就輝達台灣總部進駐北士科T17、T18因地上權移轉爭議「卡關」,台北市政府發文新光人壽盼合意終止契約,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曾獻瑩今(13日)詢問合理的補償新壽金額範圍,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除剛出新壽繳交30幾億元權利金全返還外,另外解約補償金粗估為5億至8億元。
工業地產逆勢強漲!成交率暴增6.8%
TVBS新聞網 2025.10.07
台灣工業地產逆勢走強,2025年上半年成交金額突破577億元,成長6.8%,創近年新高!友達、穩懋半導體及泰豐輪胎等老牌企業紛紛釋出廠房資產,台達電以69.5億元接手泰豐廠房,創今年最大交易。專家指出,這反映台灣產業在全球貿易環境變化下的策略性轉型與資產活化布局,展現製造業持續進化、務實應變的韌性與智慧。
上市櫃建商購地大縮手金額銳減近36%
工商時報 2025.10.11
中央銀行對房地產加碼信用管制,一年來住宅市場交易動能降至冰點,建商購地動能更趨保守。信義全球資產統計,近一年來上市櫃建商購地金額856億元,比起去年919信用管制前一年的1,332億元大減35.7%。
北市建造執照數下滑「危老都更案」不減反增
中時新聞網 2025.10.13
為保障市民居住安全,建物於興建、使用及拆除時,皆須依《建築法》申請核發相關執照。北市主計處指出,2025年1月至8月北市府核發建築物建造執照138件、棟數203棟及總樓地板面積129.7萬平方公尺,其用途別以住宿類73.2萬平方公尺(占56.5%)最多;另同期核發建築物使用 執照115件及拆除執照65件。
櫻花建逆勢砸6.4億出手單元三主幹道千坪地
ETtoday新聞網 2025.10.11
上市建商櫻花建設(2539)積極佈局中部房市,再以6.42億元取得台中市南屯區永新段11地號土地,總面積達1071.24坪,每坪成交價約60萬元,專家表示,這筆是近期單元重劃區少見的大面積交易,且價格不貴。
這麼複雜土地也能都更!她花8年請走30戶占有戶、打造25層大樓
經濟日報 2025.10.12
台北市區有不少難整合的複雜土地,位於八德路四段、塔悠路交叉口的一塊約500坪土地,是其中之一。過去二十多年來,有數不清的建商探詢過,但大多第一時間就打退堂鼓,有四家建商實際進場整合,也沒成功。
台北五大高樓新地標:全台第一家「四季酒店」、第二高樓「天空塔」即將完工
msn 2025.10.13
台北的天際線正以驚人的速度改寫。從信義計畫區到台北車站周邊,一座座新地標正拔地而起,為這座城市注入嶄新的建築能量。繼台北101 成為象徵性的摩天大樓後,未來幾年內將陸續有多座高層建築完工,其中包括全台首座「四季酒店」、融合古蹟與現代設計的「中華郵政塔」,以及即將超越天空塔高度的「台北雙星大樓」,以下是台北五大高樓新地標。
投資開發
中央、地方總動員輝達總部松南營區成新備案
工商時報 2025.10.10
中央及地方總動員協助輝達找企業總部土地!財政部國產署盤點出松南營區3.3公頃國有土地供輝達在台興建海外企業總部,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若連同市有地合計有6.4公頃都提供輝達使用,促進經濟及AI產業發展,沒有分中央或地方。在中央助拳下,松南營區有望後來居上,成興建企業總部的最大區塊備案。
花敬群:籌組系統性專業平台都更再衝一波
工商時報 2025.10.08
總統賴清德有意加大都更腳步,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提出創新做法表示,應仿日本大商社,由金融業帶頭結合都更整合專案團隊,籌組一支系統性且強大的都更危老金融服務平台,可讓危老或都更這兩年再衝出新一波可觀的動能。至於引進民間資金參與社會住宅,除長期經營出租型社宅外,可在住宅法修法納入地上權型態社宅,雙軌並進,提高民間參與社宅意願。
台北斯文整宅2期招商成功都更簽約
聯合報 2025.10.10
北市斯文里整宅建物老舊、住宅單元小每戶僅8至12坪,年初更發生火災,住戶苦盼都更,公辦都更昨正式簽約。市長蔣萬安說,這處是斯文整宅第一個招商成功案例,未來將是北大同重要地標,簽約也展現北市推動都更強力的決心與成果。
台北郵局公辦都更啟動 興建44層大樓估2032年完工
ETtoday新聞雲 2025.10.13
位於台北市北門附近的台北郵局,為三級古蹟,中華郵政公司配合都更政策與西區門戶計畫,今日舉行台北郵局公辦都更啟動儀式,將融合古蹟規畫打造地上44層、地下4層的大樓,將於2027年招標,預計2032年完成工程。
京華城扣押土地案開庭律師憂:恐成爛尾樓
東森新聞 2025.10.09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認為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等人圖利讓京華廣場建案違法取得20%獎勵容積,不法利益121億元,向台北地院聲請扣押京華城案土地獲准,但3度遭高院撤銷發回,台北地院今(9日)再度開庭,京華城律師指出,土地遭扣後貸款銀行要求京華城還款,可能影響建案執行,恐讓京華城變爛尾樓;檢察官則認為,扣押不影響施工,只是土地不能移轉,法官預計1個月內作出裁定。
強化公辦都更量能!住都中心釋出雙北四基地、徵民間團隊加入
經濟日報 2025.10.13
為強化公辦都更推動能量,國家住都中心13日宣布啟動「整合達人2.0計畫」,自即日起至11月10日公開招標,釋出雙北市四處精華基地,包含北投溫泉案、中和台貿案、大安建國案及大安泰順案,總面積約6,970坪,涉及私地主超過500人,邀請更多民間團隊參與,深化社區共識、加速整合進度。
北市內湖都更二度招商!增誘因「容積獎勵100%」
ETtoday新聞網 2025.10.12
台北市海砂屋575專案「內湖康樂街136巷公辦都更案」,日前第二次公開徵求實施者,在10月8日舉辦招商說明會,此次招商放寬申請資格,並提供最高100%的容積獎勵,盼吸引更多廠商參與投標。
建商結盟改打團體戰
工商時報 2025.10.11
在住宅市場不景氣,銷售風險提高下,商仲業者觀察,建商購地策略轉向精華區、投入更多都更及危老改建,也布局更高比例的商用不動產產品;此外,為了降低風險、擴大規模,多家開發商聯手代銷業者共同結盟購地推案,成為新趨勢。
財經訊息
台灣要發行穩定幣?金管會彭金隆表態支持
工商時報 2025.10.13
台灣是否要發行穩定幣?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就國際貨幣清算角度來看,台幣確實並非國際通用的主流貨幣,還是以美元或者其他強勢貨幣為主,但是未來現實世界資產(RWA)愈來愈普遍、支付的角度來看,台灣確實有發展穩定幣的存在的空間。
美中關稅戰火升級全球經濟陷風暴
中國時報 2025.10.13
美國總統川普一紙命令,全球兩大經濟體間的關稅戰爭正式進入全新階段,從貿易、科技到稀土資源,戰火全面蔓延。
中國擬加大稀土管制專家:台廠自日本進口衝擊甚大
工商時報 2025.10.12
中國近日加大對稀土出口管制力度,專家分析,中國新規類似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日本和東南亞等國若使用中國稀土產品技術,都將受到管制,中國針對關鍵礦物出口管制力道比過去更大、範圍更大、影響也更深遠;台灣廠商主要是向日本進口加工後的半成品,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最低工資連10漲產業加薪不同調
自由時報 2025.10.13
勞動部最低工資審議會拍板明年最低工資調漲3.18%,最低工資已連10漲,月薪累計漲幅達47.4%、時薪累計漲幅更高達63.3%;不過,近10年國內薪資增幅雖有改善,成長速度卻不如最低工資。對此,主計總處官員指出,根據調查,廠商調薪的參考因素,近4成考量「最低工資調整」,顯示最低工資調漲「帶動作用一定有」,但影響程度難以量化,對不同產業、廠商及職類等影響也有差異。
普發1萬元拚11月發放
聯合報2025.10.10
立法院財政、內政、外交及國防、經濟、教育及文化、社福衛環委員會聯席會議,昨(9)日初審通過含普發現金1萬元的韌性特別預算案,朝野黨團將協商,排入17日立法院會的討論事項,並在當日完成三讀程序。待總統公告後一個月,最快11月17日前執行普發現金。
未來5年「2檔AI股」恐超越輝達台積電也入列
東森新聞 2025.10.10
隨著AI競賽日漸成熟,美媒透露,未來十年恐不再是輝達(NVIDIA)「一枝獨秀」,台積電(TSMC)、Alphabet將挑戰其AI霸主地位。
產業動態
台積全線爆單!iPhone 17傳追單法人曝蘋果這舉動讓神山成最大贏家
工商時報 2025.10.13
蘋果iPhone 17系列市場叫好又叫座,傳發出追加訂單指令,帶動台系供應鏈動起來。外界看好,台積電首先受惠,由於A19系列晶片採台積電第三代3奈米(N3P)製程打造,先進製程產能持續滿載;緊接,蘋果還將發表筆電、Vsion Pro系列等產品,主晶片同樣由台積電操刀,塞爆台積電原本已因AI晶片有限之產能。
AI伺服器產業風向球來了!Meta揪團秀肌肉光寶科等台鏈齊聚OCP高峰會
工商時報 2025.10.13
OCP Global Summit 2025開放運算計畫全球高峰會將於10月13日至16日在美國加州聖荷西登場。隨AI算力需求暴增,全球雲端服務商與供應鏈齊聚,展開一場基礎設施的「肌肉秀」。台廠陣容空前,包括光寶科、台達電、建準、雙鴻、緯穎、雲達等均將大舉參展,展示從機櫃電力、液冷散熱到整機系統的全方位實力。
科技廠辦熱!這家營造廠吃下台積工程、營收拚創高
工商時報 2025.10.13
公共工程的風險高、利潤低,占國內上市櫃營造廠在建工程比例逐年下滑;AI及半導體相關供應鏈科技廠辦工程案量成長,成營造廠近來承攬金額增加最多的工程類別。科技產業持續擴張,廠房建設需求強,成市場主要動能,至今年第二季,根基營造在建工程合約逾800億元,其中科技廠辦就有台積電、聯發科、艾司摩爾(ASML)等工程。
台積電法說10/16登場法人聚焦「5大議題」
東森新聞 2025.10.10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預計10月16日召開線上法說會,由於台積電9日公布9月營收表現亮眼,預期投資人聚焦法說會5大面向,包括是否調高今年美元營收成長目標、2奈米等先進製程技術發展、全球投資進程與關稅政策影響、英特爾(Intel)是否洽談合作事宜,以及輝達超微與OpenAI強強聯手的後續觀察。
傳統產業員工拚收入兼職漸普遍
聯合報 2025.10.13
美國對台對等關稅上路,中部傳統產業首當其衝,無薪假家數不斷攀升,台中市勞工局統計,至九月底全市共有117家廠商、2598人放無薪假。傳產員工為求生存,下班或放假時兼職外送、當臨時服務生,甚至到汽車旅館鋪床、清潔,外籍移工則到農園打黑工,找縫隙時間補貼家用。
本土藥廠迎百億元商機
經濟日報 2025.10.13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影響全球藥品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昨(12)日表示,將透過修法強化台灣藥品韌性,已擬定並送出《藥事法》修正草案,包括提前通報、統一控貨、彈性藥價等三大重點,積極防堵藥品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