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訊息
壽險投資不動產連八月成長
經濟日報 2025.10.05
中央銀行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7月底,壽險業投資不動產餘額達1兆5,98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7月單月月增資28.6億元,已連續八個月的月增呈現正成長,較去年同期增加631.5億元,年增4.11%,年增率為2023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顯示壽險資金對不動產市場的投資意願明顯升溫。
大量商辦新供給壓力!北市「這區」仍穩守租金行情
好房網News 2025.10.06
仲量聯行觀察,今(2025)年第三季台北市核心商業區A 級辦公空間租金持續溫和上揚,季租金增漲0.14%,儘管成長幅度收斂,租金水準仍穩定上升,達每月單坪價格為3,221元,反映顯示市場邁入高原期。次級市場中,敦北次級市場租金上漲2.54%至2,775 元/坪/月,受惠於優質新供給進場,漲幅遠超其他次級市場,顯示新供給已成為推升租金的核心動能。信義次級市場則因富邦A25 去化強勁,租金水準同步提升,進一步凸顯頂級辦公市場的韌性與抗跌性。
自用出租兩相宜!金融保險業大手筆購置店面、樓辦
中時新聞網 2025.10.03
新光人壽北士科地上權案是否能成為輝達總部,全民敲碗等結局,其實今年許多銀行與保險業積極投資國內大型不動產,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2025年金融業者投資金額最高的交易是雲林北港工業園區土地,由中信資產管理公司與高雄某開發公司以合資方式購入,總價約32.78億元土地,土地坪數高達4.5萬坪,規模驚人。
未來2年北市17萬坪辦公大樓入市房東拚長租綁約搶客
工商時報 2025.10.02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今(2)日在主持2025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公布記者會時指出,未來兩年台北市將有17萬坪新完工辦公大樓陸續入市,市場競爭勢必升溫,不少房東族已紛紛提早未雨稠繆,祭出延長租約、提供彈性條件等,以即早綁約搶客。
商用不動產AI需求撐場建商合作分攤風險迎戰政策高壓
經濟日報 2025.10.03
戴德梁行發布2025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統計,本季交易金額達345億元,前三季累計近1,110億元,顯示市場在不確定環境下仍維持一定動能。本季最大宗交易為日月光半導體製造以65億元向穩懋半導體購入高雄南部科學園區廠房,用於擴充先進封裝產能;其次為富邦人壽以28億元購入台北市大同區星聚點KTV旗艦館,並採售後回租方式由原營運團隊續營;第三則為台灣產物保險以20億元向森羅投資購入承德路全棟辦公大樓。
半導體業強勁買盤成推手科學園區廠房「一釋出就成交」逆勢爆紅
鉅亨網 2025.10.02
台灣國科會近日公布,2025 年上半年三大科學園區合計營業額高達2.74 兆元,年增26.74%,再創歷史新高。數據顯示,台灣高科技產業持續擴張,整體房市普遍降溫,但科學園區廠房卻在半導體業者強勁需求之下逆勢爆紅,成為資金追逐的唯一焦點。
高雄工業用地 新舊命運大不同
中時新聞網 2025.09.30
高雄市工業用地需求強勁,但新舊產業園區的工業用地,價格走勢不同調:老舊的大發產業園區,每坪從高峰的28萬元,跌至23到24萬元,但2014年開發、緊鄰大發的和發產業園區,九年來工業用地飆漲4倍,從開賣時的平均每坪8.8萬元,喊至每坪32到35萬元,更有人以每坪54萬元要出售。
台積效應失靈?中石化8484坪橋頭廠房喊賣失利
ETtoday 2025.10.02
中石化(1314)為處分資產紓解財務壓力,釋出位於北高雄橋頭區、被視為「金雞母」的工業廠房,並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進行公開標售,2日開標,最終以無人投標收場。
緯穎內湖總部動工董事長喊話:土地不夠用
工商時報 2025.10.02
AI伺服器大廠緯穎2日在北市內湖潭舉行總部大樓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由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親自主持,強調工程將依計畫推進,預計於2029年完工,洪麗寗在致詞時提到目前土地還不夠用,台北市長蔣萬安也正面回應,承諾會盡力協助。
投資開發
大型都更齊發、輝達研發落腳南港昆陽房價看翹
自由時報 2025.10.04
南港區近年受惠多項建設利多,房價能見度大幅提升,其中捷運昆陽站周邊,有多項大型都更開發案進行中,面積範圍遼闊,未來可望帶來龐大商機和就業人口,區內新建案房價站穩百萬元,與南港站、經貿園區站並駕齊驅。
輝達台灣總部卡關,商業及政治算計的角力
聯合報 2025.10.05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甫拋出「台灣模式」,要協助美國打造「類科學園區」,然而諷刺的是,國際AI龍頭輝達選定在台北士林科技園區設立總部的計畫,近日陷入僵局,瀕臨破裂。賴政府高喊國際布局之際,卻在最具指標性的招商引資案上面臨挫折。
關稅、缺工衝擊營建業新北建照自動展延2年助紓困
中時新聞網 2025.10.02
面對關稅影響經濟、房市供給、住宅貸款額度受限及勞工短缺且原物料上漲等困境,新北市政府體恤營建業正面臨的難關,決定自9月30日起針對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止,已取得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目前仍為有效的建築執照,自動增加建築期限2年,與業者攜手共度難關。
捷運土城樹林線離全面動工僅一步之遙
Yahoo新聞 2025.10.04
樹林第一條捷運土城樹林線,離全面動工僅一步之遙。新北市府接手土城樹林線後,為爭取時效,CQ880B(土城高架段)五個月內三度招標,開標有二家合格廠商投標,符合《政府採購法》規定門檻,預計十一月初完成評選,並同步採保留決標作業縮短時程,待行政院核定財務修正計畫後就能決標,由於現階段核定速度直接影響工程進度,期待中央「有感覺」,盡快讓土城樹林線「全面動工、血路暢通」。
新北大巨蛋落腳點二選一!「樹林、淡海」獲專家推薦出線
Yahoo新聞 2025.10.02
新北市政府於市政會議由市長侯友宜正式對外宣布,未來新北大巨蛋的候選基地,將以「樹林機五、淡海二期」為優先評估標的,並由副市長劉和然進行完整說明分析,透過專家學者問卷方式,綜合挑選出最具潛力的2處區位,強調未來會以巨蛋園區模式,成為地區發展引擎,融入智慧服務、體育運動、文化展演及觀光娛樂等機能,帶動周邊空間發展,並以「提早來、留下來、晚點走」的設計理念,將新北大巨蛋打造成為國際新焦點,讓新北市登上國際舞台。
青埔再迎新百貨、飯店!國壽桃園站前3.2萬坪土地動工規劃曝光
自由時報 2025.10.02
國泰人壽位於桃園高鐵站前的「高速鐵路桃園車站特定區開發案」,日前舉辦第一階段開工典禮,該案位於青埔特區內,開發面積約3.2萬坪,預計興建百貨商場、辦公大樓及星級飯店,與鐵路局合作的推動第一、二期開發案,預計可創造逾2.4萬個就業機會,力拼2030年完工。
台灣高美可科技台南新廠動土建構半導體新基地
經濟日報 2025.10.02
台灣高美可科技在台南產業園區新建廠房今天動土,將斥資新台幣18億元建構半導體新基地,擴增產能,預定明年上半年完工。
公辦都更、捷運聯開招商吸金!前三季民間投資逾3000億創歷年新高
工商時報 2025.10.01
仲量聯行發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展望,仲量聯行指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市場近兩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今年全台投資市場呈現爆發性成長,吸引民間預估總投資額從2024年的863億元,躍升3,205億元,創歷年新高,成長幅度高達271%,台北、高雄、新北三大都會區為投資主力。
財經訊息
台美關稅談判尚存四大變數
工商時報 2025.10.03
經歷五輪實體磋商後,台美談判還將持續,行政院長鄭麗君2日公布當前以「台灣聚落方案」為談判開路,但供應鏈方案未果、全球政局動態也顯示,台美協議仍存四大變數。
中油宣布 6日起汽油不調整、柴油調降0.2元
工商時報 2025.10.05
中油宣布,6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調降0.2元;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2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7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7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9元。
明年時薪制換算可月領34,496元…正職薪資輸打工加劇缺工
經濟日報 2025.10.05
最低工資審議會近日決議,明年最低工資29,500元,時薪調升至196元,由於長年來最低工資月薪累計調幅低於時薪,近十年兩者調幅差距逾15個百分點。外界認為,正職薪資輸打工,可能加劇正職缺工。
關稅衝擊「減班休息人數」今年新高勞動部長最新說法曝
經濟日報 2025.10.04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本月2日證實台美關稅談判新進度會以台灣模式幫助美國打造產業園區,目前影響未知。但受美國對等關稅效應影響,全台減班休息人數持續增加,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今年9月底減班休息人數8505人,較上期增加1171人,勞動部長洪申翰今表示,減班休息人數確實還在增加,但有趨緩,後續面對國際經貿情勢的不確定性,會全力以赴用各種方式,穩住勞工及產業。
電子產品備貨旺季助攻…9月出口熱有望連23紅
經濟日報 2025.10.05
財政部9日將公布今年9月出口統計。美國對等關稅提前拉貨潮雖然退燒,但AI與高效能運算點燃的商機,以及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備貨旺季,財政部預估9月出口成長30%到36%之間,出口值介於527到552億美元,有機會達成連23紅。
9月製造業PMI 台緊縮韓擴張原因在美國
工商時報 2025.10.02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9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非製造業NMI。9月台灣製造業PMI指數微幅回升0.4個百分點至48.3,指數仍連續四個月緊縮。但「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9月雖回升2.0個百分點至39.6,實際上已連六個月呈現緊縮,且六大產業全數回報未來展望為緊縮,反映廠商對未來景氣信心持續保守。
產業動態
台積電高雄廠首批2奈米產出營運迎新一波爆發動能
經濟日報 2025.10.07
高雄市政府昨(6)日表示,台積電(2330)高雄F22廠試產的首批12吋2奈米晶圓順利產出,宣告台積電高雄廠2奈米投產進度超前,預估該廠初期年產值將逾1,500億元,並且會在楠梓擴展至五座廠。
OCP 2025全球高峰會科技巨頭齊聚規模創紀錄
經濟日報 2025.10.05
開放運算計畫(OCP)近十年蓬勃發展,從開放網路架構,到驅動AI,國際AI大咖雲集,輝達、超微、安謀;大型CSP的Meta、Google、微軟;晶片業者博通、Marvell都是重要成員。驅動OCP 2025全球高峰會可望創史上規模最大。
馬斯克 AI 投資擬砸5,400億鴻海、緯創等迎來大商機
經濟日報 2025.10.07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衝刺AI布局,將大舉投資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Memphis),打算在當地興建兩座大型資料中心。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需斥資至少180億美元(逾新台幣5,400億元),加碼採購約30萬組輝達晶片,才能讓曼菲斯計畫大功告成。
AI帶動台灣PCB產值上半年創新高 全年估年增12%
經濟日報 2025.10.02
TPCA統計指出,2025年上半年台灣印刷電路板(PCB)製造總產值突破新台幣4236億元,創新高,隨著AI應用擴大、衛星通訊等逐漸崛起,下半年PCB產值有望年增10.7%,達4921億元,全年總產值可望達9157億元,年增12.1%。
OpenAI鎖定台積電與鴻海!執行長奧特曼展開東亞募資合作之旅
鉅亨網 2025.10.05
根據《華爾街日報》週六(4 日)報導,人工智慧公司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Altman)近期展開一場橫跨東亞與中東的全球募資與合作行動,尋求資金與製造夥伴,以滿足公司對運算能力日益增長的需求。
封測大戰日月光、力成、京元電...等5台廠加碼擴廠最新布局全曝光
工商時報 2025.10.04
隨著日月光K18B先進封裝新廠於3日正式動土,半導體後段封測產業已全面進入新一輪產能競賽。面對AI、高效能運算(HPC)、資料中心需求的爆發式成長,台灣主要封測業者正積極加碼投資,除日月光外,包括力成、京元電、矽格及欣銓均有擴產動作,提前備戰2026~2027年產能全面吃緊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