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該買房嗎?專家:川普早就告訴你了
經濟日報 2025.04.24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全球祭出對等關稅,舉世譁然,雖然關稅目前暫緩執行90天,不過連鎖效應已引發全球政經、股市大動盪;逢此劇變之際,現在是否為購屋好時機,房產專家宏大國際資產陳益盛表示,房地產屬性不只是耐久財,選得好、就像是陳年XO好酒只會越陳越香。
醫策會砸1.4億買板橋指標大樓 前屋主大賺3776萬出場
ETtoday 2025.04.24
衛福部醫策會砸1.4億元,加碼購入板橋指標商辦「潤泰新大陸」7樓戶,前屋主持有12年,轉手大賺3776萬元。專家分析,板橋可售的商辦廠辦不多,該大樓雖非屬板橋A級地段,但頗具代表性。
「小李子」新址曝光 老闆砸4150萬「自己當房東」
ETtoday 2025.04.28
35年清粥小菜名店「小李子」因房東要都更,確定在4月底熄燈,而新址一樣開在復興南路二段,兩處只距離650公尺。老闆林慶生透露,新址是去年買下的,自己當房東,目前已在裝潢尾聲了。經查,該店面權狀31坪,以4150萬元交易,每坪133.6萬元。
興富發斥資32億買台中地
經濟日報 2025.04.28
興富發(2542)昨(28)日公告,代子公司博元建設,取得台中市西屯區文商段19、20地號土地共二筆,基地面積約1,135.74坪,交易總金額為32.09億元,換算每坪土地單價282.5萬元,交易人為自然人等六人。
商辦租賃市場起風了今年「房東市場」步入尾聲
經濟日報 2025.04.23
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最新統計,2025年第1季台北市中心優質辦公室淨去化量總計4,632坪,寫下過去一年以來單季最高,大致回歸長期平均水平。
8年來北台灣危老案推案金額二度衰退年減17.2%
自由時報 2025.04.24
去年北台灣危老建案合計推案量約1082.7億元,年減約17.2%,更是「危老條例」上路8年來,第二度出現推案量衰退情形。新案市調機構分析,過去雙北市是危老熱區,但台北市可開發的精華地段老屋已經飽和,新北市又有重劃區提供大面積土地,因此雙北市危老推案量減少也直接拉低整個北台灣的危老推案量。
虎尾高鐵特定區新地標雲林縣環保局新大樓斥資6.6億打造
自由時報 2025.04.26
雲林縣環保局辦公大樓屋齡超過50年,耐震能力不足,雲林縣府將斥資6.6億元在虎尾高鐵特定區興建新大樓「雲林縣氣候變遷調適館」,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新大樓是以自然生態、永續環保、智慧管理等多面向設計,節能且雨污水零排放,預計2026年底完工。
打造台積電半導體A級商辦園區高捷世運站公辦都更啟動招商
聯合報 2025.04.28
高市捷運局配合台積電高雄廠興建及量產,在捷運R17世運站東側A5街廓辦理公辦都市更新招商,提供半導體及AI相關產業商辦及住宿使用,今日辦理招商說明會,現場20家建設公司、資產管理機構及投資公會參與。捷運局說,本案8月8日截止投標。與會業者認為,投標者將會很踴躍。
卡位仁武仁雄商圈 展奇6.51億買96期重劃區1245坪地
壹蘋新聞 2025.04.23
縣市合併後居住人口不斷增加的仁武區,在不久將迎來10萬人口大關,然而看好區域房市發展,建商仍持續加碼購地,過去推案長期以「優秀賞」系列聞名展奇建設,從去年7月起至今年2月,陸續購入仁雄路1245.58坪住2分區地,總成交額為6億5133萬元,換算每坪地價52.3萬元,專家分析,住2分區可蓋透天或大樓,建商如何規劃值得留意。
辦公市場今年迎海量供給潮
工商時報 2025.04.24
辦公市場的供給潮來了!世邦魏理仕23日最新統計指出,今年底前包括國泰環宇大樓、冠德民權商辦大樓、元大銀星大樓等數個商辦大樓開發案將完工,台北市全年新增可租賃辦公面積估計將達3.9萬坪;惟全球不確定性增加,需求成長幅度恐難以追上新供給上升速度,今年底平均空置率可能將爬升到2019年以來新高,上看8.1%。
首季商辦租賃去化幾乎由B辦包下 A+級辦公大樓追價意願有限
鉅亨網 2025.04.23
由商仲最新統計,2025 年第一季台北市中心優質辦公室淨去化量總計 4632 坪,寫下過去一年以來單季最高,大致回歸長期平均水準。值得一提的是,季內總淨去化量主要由 B 辦大樓所貢獻,而 A 辦淨去化量僅有 158 坪。
台南知名海鮮餐廳撤出半年 新租客月搬68萬進駐登店王
ETtoday 2025.04.23
台南知名的丸三海津餐廳因租約到期,營業至去年6月底,不少老顧客都相當不捨,沒想到才短短半年,屋主就成功租出,月租金達68萬元,為今年中西區店面最貴租金,信義房屋專家表示,附近商圈已有不少店家進駐,向來是餐飲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已形成群聚效應。
都更好困難?新危老獎勵讓紙片屋退散催出百億級重建案
工商時報 2025.04.25
上路即將屆滿八年的危老重建條例,其中「時程容積獎勵」將在5月11日落日,取而代之的是「規模容積獎勵」,可望改善紙片屋、市容新舊建物紛雜的窘況,催出大型危老案,今年已有二筆百億級危老案「西華璞園」、「科達大巨蛋案」登場開賣。
不是只有住宅!台經院示警:商用不動產也難逃衝擊
自由時報 2025.04.28
台灣經濟研究院公布最新景氣調查,受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影響,大幅下修2025年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預期,台灣3月製造業、服務業及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下跌,單月跌幅創近年新高,顯示企業對未來景氣轉趨審慎甚至偏向悲觀,且住宅銷售將面臨供給壓力,恐怕禍及商用不動產。
吃出新高度!Q1餐飲營業額刷新高高租金恐蝕利
自由時報 2025.04.25
台灣美食眾多,且民眾又以外食為主,致使餐飲業商機蓬勃發展,根據經濟部數據,2025年第一季餐飲業單季營業額來到2,739.8億元,創下自1999年以來單季歷史最高紀錄,其中餐館、飲料店等兩大業種,營業額更是突破單季新高。
打炒房稅負差異大去年第4季短期交易驟減
中央社 2025.04.28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資料,2024年房地合一稅總件數達13.4萬件,雖較2023年成長約1.7萬件,不過隨打炒房政策影響,第7波信用管制上路後,2024年第4季總件數僅約2.6萬件,比第3季減少約1萬件。
高雄騰籠換鳥台積5座廠預定地曝光
工商時報 2025.04.20
為擴大台積電在南台灣投資擴廠的腹地,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在高雄騰籠換鳥,為台積電物色新的擴廠腹地,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擬喬遷至「仁武科技產業園區」,挪出楠梓占地達4公頃的舊址,規劃為台積電高雄P1到P5共5座廠的發展腹地。
4月消費者信心跌至1年最低
自由時報 2025.04.29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台股短短三天暴跌近四千點,儘管川普隨後宣布暫緩九十天,股市仍持續震盪。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公布四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六十八.二一點、較上月下降三.六五點,創近一年新低,其中投資信心重摔十一.二五點。
貨櫃三雄看關稅戰長期不悲觀
工商時報 2025.04.29
貨櫃海運三雄看關稅戰對海運的影響是短期的、長期不悲觀,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陽明海運總經理白崑榮、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均表示,第二季貨量影響大,尚不清楚關稅戰發展及會不會有急單,關稅明朗後,預估持續出貨機率大,貨量多寡看廠商庫存、終端需求與通膨狀況。
美元還沒貶夠!高盛:2隻黑天鵝揮之不去貶值已成大趨勢
自由時報 2025.04.29
美元還沒貶夠,高盛表示,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負面衝擊,要到5月中旬或6月初,才會明顯顯現,考慮到關稅的廣泛性和單邊性,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將成為價格的接受者,如果供應鏈或消費支出,短期內相對缺乏彈性,美元還會貶值,附了關稅不確定因素揮之不去,過去幾年,美國吸引了大量私人資本,流入美國資產,而如今這一現象已出現轉變,在這2關鍵因素衝擊下,美元結構性貶值已成大趨勢。
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亮黃紅燈
聯合報 2025.04.29
國發會昨公布三月景氣燈號,連續第三個月亮出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廠商加強提前出貨提振出口動能,對於這是否是預支未來成長動能,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邱秋瑩說,關稅政策影響非常難以評估,未來的挑戰仍大。
關稅戰勞動市場起變化出口產業工作數降、內需產業升
經濟日報 2025.04.29
美國對等關稅攪亂全球經貿局勢,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求職求才市場平均每位求職者可分到二個工作機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致相同,暫時沒有明顯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4月工作機會已顯現「出口導向產業略降、內需產業略升」情形。
全球財長華盛頓「空手而歸」!IMF會議曝3大經濟危機信號
自由時報 2025.04.28
在剛於華盛頓落幕的IMF世界銀行春季會議上,雖然全球財政領袖們皆帶著如何化解川普關稅攻勢而去,但最終不僅空手而歸,還帶著更多疑問離開,此場會議曝露全球經濟的3大支柱貿易體系、債務可持續性和美元信用,正同時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
IDC:關稅戰重創 IT、半導體業
經濟日報 2025.04.29
研調機構IDC最新報告示警,受地緣政治與技術變革雙重衝擊,今年全球IT支出成長率恐從原預估10%腰斬至5%,總支出縮水約2,000億美元,受制於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連鎖效應,半導體市場成長率也可能從原預期的11%,降為9%。
消費現緊縮觀光業促銷穩基本盤
工商時報 2025.04.29
關稅海嘯效應擴散,除衝擊代工傳產,在股市受創後,各行各業憂心後市,已使消費緊縮趨勢蔓延,雄獅旅遊、凱撒飯店連鎖、台北福華大飯店等觀光業者為穩住第二、三季基本盤,超前部署自辦線上旅展並殺價搶市,掀起市場大戰。
4100億特別條例項目金額重點一次看支持產業與國土韌性
中央社 2025.04.28
行政院通過規模新台幣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中支持產業930億元;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包括規劃新建巡防艦艇等;照顧民生1670億元,其中撥補台電1000億元、老屋修繕50億元。
內需動能強營造股Q1開門紅
工商時報 2025.04.27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衝擊波,讓整個4月主要產業都壟罩其下,不過,以內需為主的營造工程族群受影響有限,首季在建案、環工案的挹注下,多檔營造股繳出營收年增雙位數成績,展望年內交通等建設需求與疫後高毛利案件認列,今年整體營運表現有望更上層樓。
「白色淘金熱」吸睛可望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自由時報 2025.04.28
越來越多的大型公司,從礦業巨頭到能源巨頭和企業紛紛加入開發「白色氫能」潮流,全球對天然氫的追求描述為「白色淘金熱」。目前,人們對這種資源的潛力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倡議者稱天然氫可能從根本上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電子、半導體、醫療、能源等石化廠轉型高階應用邁收割
工商時報 2025.04.28
石化業力拚突圍、升級,加速布建電子、半導體、醫療、能源等高階應用轉型漸收成效。台塑開發如奈米纖維複材、成立醫材中心、電子級異丙醇(IPA)新建工程;台化複材中心開發電動車與5G所需的應用材料,還瞄準氫能應用切入電子、半導體。